徐庶
来源:三国志联机网更新时间:2013-07-31作者:求败
计略率 | 外交力 |
统率力87 | 武力58 |
政治力78 | 智力93 |
魅力80 | 统兵数3500 |
徐庶,字元直,颍川郡(治今河南禹州)长社县人。汉末三国时期人物。
本名徐福,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,改名徐庶,自此遍访名师,与司马徽、诸葛亮等人为友。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,曾推荐诸葛亮给刘备,曹操南下时与刘备、诸葛亮等一起南逃,因曹操在长坂之战中捕获其母而不得不弃备北上投操,临行前对刘备说自己方寸已乱。此后徐庶仕魏,官至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。魏国史书《魏略》中以其原名徐福为其立传,《三国志》中则没有立传。
在古典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他曾化名单福,并在离开时推荐诸葛亮。
在 《三国志》中明确记载徐庶的志向是“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”——和诸葛亮的志向是一样远大的。
他跟随刘备后,立刻得到刘备的器重,这个器重是在徐庶推荐诸葛亮之前就得到的,因此徐庶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。而后来,诸葛亮听说徐庶在魏国只作到御史中丞时,又叹息说“魏殊多士耶!何彼二人不见用乎?”,和少年时的评价截然不同。(但徐庶不被重用,不一定是能力问题,也许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。因为毕竟徐庶与刘备阵营的关系太密切了,所以魏国不可不防。
赤壁时曹操让徐庶去镇守长安,也是不想让他与故主在战场上相见,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徐庶处境的尴尬。至于诸葛亮说“魏殊多士耶!何彼二人不见用乎?”,则更多的是在感叹魏国人才济济和对旧友才华被浪费的惋惜,并没有想说“徐庶在魏国排不上号”的意思)。
下一篇:徐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