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仪
来源:三国志联机网更新时间:2013-07-31作者:求败
计略率 | 外交力 |
统率力55 | 武力44 |
政治力63 | 智力59 |
魅力21 | 统兵数3000 |
杨仪(?-235)字威公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,三国时期蜀汉大臣。
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,后私自投奔关羽,任为功曹。羽遣其至成都,大受刘备赞赏,擢为尚书。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,降为弘农太守。建兴三年(225)任丞相参军。五年,随亮出军汉中。八年,迁长史,加绥德将军。亮卒,他部署安全退军。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,仪仅拜中军师。
十三年,因多出怨言,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。至郡复上书诽谤,被收狱,自杀于狱中。
杨仪的优缺点都很突出:
一方面他很有才干,他在随诸葛亮北伐中,每次兵出,“常规划分部,筹度粮谷,不稽思虑,斯须便了,军戎节度,取办于仪。(诸葛)亮深惜仪之才干”(《三国志·蜀书·杨仪传》)。
另一方面杨仪心胸窄狭。任尚书时与尚书令刘巴不睦。 有才体现在,杨仪受关羽派遣见刘备,刘备就和杨仪谈论天下大势,刘备觉得杨仪是个人才,很喜欢他就任命他为左将军兵曹掾(羽命为功曹,遣奉使西诣先主。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,政治得失,大悦之,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。大家都知道刘备有3个强项1是哭2是跑3就是挖掘人才的本事大,想想当年,关羽和张飞,诸葛亮,魏延都是被刘备发掘的,所以刘备看上的人都不会是一般人。诸葛亮出征经常让杨仪做计划部署,杨仪也是很快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,所以连诸葛亮都很欣赏杨仪的才能。
眼光浅体现在刘备征东吴时,杨仪因为和刘巴不和被降职,(”先主称尊号,东征吴,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,左迁遥署弘农太守。“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,但至于降职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,估计就是二人之间有一点性格上的矛盾,这一点肯定是杨仪没有看到刘巴作为上司时手中所掌握权力的结果。)
杨仪又向来和魏延不和,(这矛盾仅仅是因为杨仪不愿意恭维魏延)而诸葛亮让蒋琬来继承他后,杨仪仅仅提升为”无所从属“的中军师。杨仪感觉这种待遇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,他认为自己入仕比蒋琬早,才能比蒋琬强,功劳比蒋琬高,所以大发牢骚。
请各位想想,自己辛辛苦苦跟着领导干了大半辈子,最后却被朝廷给明升暗降,能心服么?这种牢骚倒也是情有可原,只不过杨仪没有看到当时的政治形势,只不过发的不是时候,才导致了自己的悲剧。 由此可见杨仪的才能很高的,但没有长远眼光的人终究是没有他长久的用武之地的。 在北伐中与魏延不和,至忿,有如水火。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,杨仪掌握了军事大权,竟设计并派马岱追杀了魏延,且夷延三族。
他自以为功勋很大,应代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。未达到目的,便怨愤形于声色,叱咤之音发于五内。结果被废为民,流放到汉嘉郡(今四川雅安芦山县东北)。至所,上书诽谤朝政,被下郡狱,自杀身死。
陈寿评价道:“览其举措,迹其规矩,招祸取咎,无不自己也。”